水利工程测量规范标准以《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为核心,涵盖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及变形监测等技术要求,同时需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等配套标准。以下深圳市科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东莞水利检测甲级资质公司规范内容:

一、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当采用其他坐标系统时,应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
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采用其他高程基准时,应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
二、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宜布设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网、三角形网或导线网。GPS网、三角形网和导线网应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划分。各种等级、各种类型的平面控制网,均可选为首级网。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和布设密度,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建筑物对放样点位的精度要求确定。
高程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高程基准,其等级划分为二等、三等、四等、五等。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范围和放样精度来确定。高程控制网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或GPS拟合高程测量等方法。
三、地形测量
施工阶段的地形测量:主要用于场地布置、建设用地、工程量计算、建基面验收、场内交通工程等。测图比例尺可根据工程性质、设计及施工要求在1:200~1:2000范围内选择。
测量要求:应对工程区域的地形进行精细的测量,确保每一个高程、坐标、边界和道路等要素都能得到准确地反映。
四、施工测量
放样准备与办法:包括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编制放样数据手册等。平面位置放样应根据放样点位的精度要求,东莞水利检测公司现场作业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选择适用的放样方法,如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
高程放样: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放样点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的作业条件。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视距法等。
五、变形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施工区的滑坡观测、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围堰的水平位移和沉陷观测、临时性的基础沉陷(回弹)和裂缝监测等。
监测要求:变形观测的基点,可建立独立的、相对的控制点,其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工作基点的选择与埋设,应注意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基岩上,并建造具有强制归心的混凝土观测墩。
六、其他相关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该规范包括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办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构造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竣工测量等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L/T631.1~631.4-2025):该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也涉及到了测量工作的相关要求。
水利工程测量的允许误差会根据不同测量内容与相关规范要求而有所不同,主要依据《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24)等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差要求:
控制网误差:
平面控制网:一般工程项目控制网的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对于大型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最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始点或首级网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
高程控制网:施工高程控制网的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对于混凝土建筑物不应大于10mm,对于土石建筑物不应大于20mm。
水准测量误差:三等水准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的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为±20√Lmm(L为路线长度,单位为km),路线、区段、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符合路线、环形闭合路线为±12√Lmm,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为±8√Lmm。
水深测量误差:使用测深杆测量时,当河底比较平整,每条垂线应连续测两次,两次测得的水深差值不超过最小水深的2%时取平均值。若采用铅鱼测深,当河底平整或水深大于3m,相对随机不确定度不得超过2%,当河底不平整或水深小于3m,相对随机不确定度不得超过4%,相对系统误差应控制在±1%范围内。
本文章内容由东莞房屋安全鉴定公司小编收集整理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侵犯到您权益,请联系删除,需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我们深圳市科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